在举国同庆的美好时节,近日,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石刻艺术分会指导,西安市古代石刻研究会、陕西家具业商会等主办的“大地原点关中石刻展”在西安原点新城红木博览城举行。
中国收藏家协会石刻艺术分会会长、郑州汉石雕博物馆馆长刘正义,中国收藏家协会石刻艺术分会常务会长、天津华夏石雕艺术博物馆馆长王书玉,中国收藏家协会石刻艺术分会执行会长、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馆长张强,中国收藏家协会石刻艺术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郑州山海砗磲博物馆副馆长馆长徐斌,中国收藏家协会石刻艺术分会传拓中心主任冯万朋和当地领导、藏家300多人等出席了开幕式。
原点红木博览城为本次展览场馆,我们是中国传统红木家具专业卖场,也是关中一带红木产品和文化的集合地,本次两种形态文化的联袂呈现,将是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站!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石刻艺术的集中展示,更是产业融合与商贸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——我们以让文物“活”起来为理念,突破传统展陈方式,依托原点红木博览城的红木资源优势,首次尝试将石刻艺术与红木家具深度融合,实现“木与石”的美学对话。这不仅是一次展览形式的创新,更是对艺术与产业融合路径的深度诠释。
本次展出的关中明清石刻,囊括拴马桩、中堂狮、迎宾狮、文房狮、桌头狮、供桌狮、炕头狮(拴娃狮)、抱鼓门墩、箱式门墩(四平门墩)、狮子门墩、青墙石板画,以及土地神和药王等众多精美石刻艺术品,吸引了广大石刻爱好者的前来品鉴欣赏。
中国石刻艺术源起甲骨文镌刻,融汇雕塑、建筑、书法、绘画等艺术精髓,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,深刻影响着中国宗教与哲学的嬗变。石刻艺术发展至汉唐,其雄劲、简练、精美、圆润的风格,尽显中华民族昂扬进取的气质与海纳百川的精神,在华夏雕刻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汉唐盛世,富甲关中。陕西自古石刻文化积淀深厚,资源丰沛,不仅是汉唐石刻艺术的荟萃之地,亦是明清石刻的集数之所。元明清时期,关中虽不复京畿之重,然石刻雕塑技艺绵延不息,其艺术风貌亦随时代流转,逐渐由庄严肃穆的皇家气象转向活泼生动的民间趣味。充满生活气息的石刻作品走入寻常百姓家,庭院石刻文化在民间生根发芽。明清之际,民间石刻与建筑、民俗浑然交融,形成了独特的民居生态景观。在此从宫廷到民居的历史变迁中,石刻的属性亦随之改变,生活化、实用性与艺术价值臻于高度统一。